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汽车芯片将现往复式短缺 操作系统迎关键窗口期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 时间:2022-09-26 00:00:00

“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作为全球顶级的汽车智能芯片角斗厂,英飞凌、英伟达、高通(QCOM.US)等国际巨头芯片巨头厂商纷纷将最新产品投放在中国市场、国内自主车型上,纳芯微(688052.SH)、地平线(831740)、黑芝麻(000716.SZ)、芯驰科技、中汽创智、中创新航、国轩高科(002074.SZ)、欣旺达(300207.SZ)、华友钴业(603799.SH)等自动驾驶与芯片企业、动力电池企业代表亦加入到这一同场竞技中。

汽车芯片将呈往复式短缺状态

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一是电动化,二是智能化。两大趋势推动着整个汽车电子比例的不断扩大,亦推动整个汽车芯片需求量快速上升。

“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下,芯片需求量大幅增加。电动化带来的芯片需求量可能是传统燃油车的两倍,随着未来智能化走向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带来的新增半导体的需求量可能是传统非智能汽车的8—10倍。以一款豪华车型为例,从传统燃油车过渡到智能电动车之后,其单车芯片价值从600多美元快速提升到接近3000美元。”在日前举办的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纳芯微电子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王升杨分析。

在其看来,从今年整体的芯片供应情况来看,尽管很多行业芯片供应出现了明显缓解,但因汽车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和汽车对晶圆工艺的一些特殊要求,导致汽车芯片的供应可能在最近几年仍会保持持续紧张的状态。

对于汽车芯片的供给态势,国产芯片厂商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分析,“汽车芯片从2020年8月开始短缺,到现在为止是逐步放缓的状态。到今天,MCU(微控制器)、电源芯片和SerDes(串行器和解串器)接口芯片依然是短缺的,SoC(系统级)芯片是比较紧张但可以供应的状态。MCU(微控制器)、接口芯片和电源芯片在汽车里依然紧张,这个紧张会造成整个产业链不成套,有的芯片齐,有的不齐,对于汽车产业来说还是很大的冲击。汽车芯片会呈现往复式短缺状态。”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CEO李丰军透露了一组数据:中国强大的汽车内需市场,每年基本上都在2500万辆以上的产销量,单车所需的芯片平均在800~1000颗,因此芯片年需求量大约250亿颗,且车规级芯片的自给率小于5%,关键芯片仍受制于国外。还应看到,整车企业的关注点已由系统集成下探到芯片、软件等基础层。

“汽车产业整车和Tier1的核心骨干企业联合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企业,在精准定义芯片的同时,使芯片软件和硬件的协同处于最佳状态,形成整体竞争力。建议以需求方的骨干车企牵头,以市场为驱动,形成一大批专、精、特的芯片生态企业,比如芯片的衬底、外延、基材等材料企业、制造企业,以及封测、验证、应用的企业,形成一个虚拟的垂直整合创新联合体,来拉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李丰军呼吁。

未来三到五年是操作系统关键窗口期

当前,汽车供应链面临哪些关键问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认为,我国芯片设计进步很快,封装测试环节跟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最小,差距比较大的是流片制造环节。

“我们现在最先进的制程只能达到14纳米,向更先进制程升级方面受阻。解决芯片荒问题,车企和芯片要协同发展,车企要担负起‘链长’的责任。车企不一定都去造芯,但一定要懂芯。”苗圩说。

在他看来,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表明,在功能产品向智能产品转换过程中,如果没有操作系统,芯片再强,汽车做得再好,都是“在沙滩上起高楼”。而且,操作系统的产业生态一旦形成,就是丛林法则,赢者通吃。

苗圩判断,未来三到五年,是汽车操作系统生态发展的关键窗口期。他希望,趁全球智能汽车发展格局未定之时,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打造出一个自主可控、开源开放、最好是免费的操作系统。

“芯片和操作系统是智能汽车的数字底座,也是产业最大的破局点。和芯片相比,操作系统可能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因为事实上单纯依赖芯片很难构建生态,真正生态的构建者其实是操作系统去扮演的,芯片在整个生态成熟之后,其可替代性比较强。”地平线联合创始人兼CTO黄畅分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