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纺织网
时间:2016-01-06 00:00:00
“十二五”已经收官,在这5年里,纺机行业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个主线,以创新升级为推动力实现了行业的平稳发展。尽管市场需求低迷,行业增速放缓,但我国纺织机械行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也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纺机行业面临的市场形势与发展环境有什么新的变化?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重点又应该做出哪些相应的调整?虽然《纺织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正式发布尚需时日,不过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心中早有一幅行业“十三五”的发展蓝图。在2016年的开端,记者就纺织机械行业“十三五”面临的形势以及重点发展方向等问题采访了王树田。
记者:“十二五”已经收官,总结“十二五”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有利于为“十三五”发展找到更准确的思路。您认为,在过去的五年间中国纺机行业取得了哪些成绩?
王树田:“十二五”期间纺机行业可以说进步不小。从纺机行业整体来看,尽管这些年增速下降,但是仍保持着持续增长。5年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11年历史性地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2014年,纺织机械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7亿元,年均增长6.57%,接近《纺织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性意见》中提出的1200亿元的目标。
目前中国已是全球纺织机械生产制造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的国家。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近几年,产品技术含量有了很大提高,获得了很多重要奖项。“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荣获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效能棉纺精梳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和“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碳/碳复合材料工艺技术装备及应用”和“大容量聚酰胺6聚合及细旦锦纶6纤维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两项目获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同时,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和专家,机械制造水平也有提升。过去我们的设备外观不美,但现在我们产品的外观设计、制造精度等方面,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下游用户的认可。
可以说,纺机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是非常健康的,自身实力的强大也带来行业地位的上升,中国纺织机械目前在全球有了更高的地位和话语权。
记者:“十二五”期间,中国纺机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树田:近几年来,中国纺机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在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这种巨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行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恒天、太平洋这两家国企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了当时整个行业的60%以上。而现在,纯国有的纺机企业已经很少,纺机行业的主体构成变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与其他制造业相比,纺织和纺织机械行业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竞争最为充分。
其次,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发展水平比较低的产品,近些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针织机械、织造机械、非织造布机械表现最明显。最典型的是针织机械,从2005~2013年平均增速均接近20%,现在占到整个纺织机械近20%的比重;织造机械发展也很快,占比超过20%;发展速度最快的是非织造布机械,因为原来的体量就小,所以发展得很快,但目前占的比重还不是很大。纺纱机械也保持了10%的增速,但是纺纱机械所占的比重已经由原来的41%降到了现在的32%。这样看来,纺机产品结构和纺织行业的发展是非常吻合的。
再次,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国产纺织机械延续“十一五”期间形成的销售势头,市场占有率超过了75%,出口金额从2010年的17.57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1.48亿美元。这说明国产设备的竞争力已显著增强。
挑战不少机遇更多
记者:您认为,“十三五”期间纺机行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王树田:总体来看,“十三五”我国纺机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很多。
从政策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回落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区间,有利于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也有利于纺织机械行业的转型升级,找到新的发展增长点。此外,《中国制造2025》为装备制造业制定了创新发展的政策导向。国产纺织机械依靠实用、功能全且性价比高的特点已经逐渐打开了海外市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海外市场将会出现更多中国生产的纺织机械产品。
从市场需求来看,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纺机提供了发展机遇。近年来,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纺织新产品制造及应用的突破,特别是产业用纺织品在我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用纺织品制造装备是多种机械类型与技术的融合、渗透的产物。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的扩大,为纺织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纺织新工艺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促使纺织机械行业创新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走高可靠性、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高端发展路线。
另外,新技术、新材料的普及为纺机发展带来新动力。精确性、效率和可靠性是纺织机械发展历程中始终追求的指标。数控技术和新合成材料的出现和普及,将使传统纺织机械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技术源泉,大大提升纺织机械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改善劳动环境。
但我国纺机行业在人才、质量、知识产权和成本等方面都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国际知名纺机企业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一些企业在国内设立了研发中心,加大了针对中国市场的研发力度。纺织机械行业面临既缺乏高端研究型人才,也缺少熟练技师的窘况,人才年龄偏大,知识陈旧,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不能满足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大专院校的纺织机械类专业教育被边缘化,专业课时少、教材更新缓慢,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突出。
部分主机和专用基础件产品的制造质量始终逊于发达国家的产品,总体尚达不到超越的水平。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造流程再造,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废品率和生产成本,拉大了质量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大纺织机械的研发投入,并且已经出口到中国市场。我国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将面对双重挤压。
转向中高速增长模式
记者:纺织机械行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将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王树田:“十三五”期间,纺织机械行业将从以往高速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为以创新为动力的中高速增长模式,关注纺织工业新的产业增长点,开发适合新需求的智能化技术装备。
要以自主创新为动力。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强前沿技术、基础理论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重视技术储备。敦促企业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使技术发展形成良性循环。鼓励企业建立人才激励和培养机制,为技术发展储备人才。敦促大专院校创新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纺织机械装备发展的高水平、多层次的人才。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继续加强高端纺织装备的研发,优先发展满足纺织产业链核心需求的先进成套装备,应用先进数控技术提高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展高质量专用基础件,努力提高装备的制造质量和可靠性。
以质量为基础。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是建立优质品牌的后盾,也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企业建立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是中国纺织机械产品走向世界的保证。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内、国际技术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市场引导,紧跟世界先进技术发展的潮流和市场需求,继续发展高端纺织机械产品,以及受市场欢迎的,具有良好制造水平的实用产品。
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敦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逐步减少产品同质化引起的市场恶性竞争,减少高消耗低收益产品的生产。行业要完善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为企业提供检测、咨询和认证全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