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时间:2015-12-08 00:00:00
美国《国防》杂志近期刊发题为《军用3D打印项目面临挑战》的文章,指出军用3D打印技术推广应用的若干障碍,其中之一是可能面临电子战攻击,甚至因信息泄密导致被敌人篡改数据,制造出不合格部件。
文章称,尽管3D打印技术存在着显见的优势和迷人的发展前景,在快速成型、减少库存、缩短后勤供应链、降低后勤保障费用等多方面具有许多优势,但要真正在国防系统中推广该技术,还需要克服若干障碍。
首先,如何认证3D打印的部件?通过传统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部件都是标准化和相互一致的,原始制造商会保证制造品的质量;而采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部件不但数量少,而且通常是应急状态下操作的结果,不可能立即获得原始制造商的认证,也无法保证打印过程在其他机器上是可以重复的。尤其是在航空系统中,打印出来的部件不但需要保持被替代部件的材料属性,而且外表属性如喷漆、光滑度、韧性也应相同。但由于原始制造商并不参与所有的3D打印环节,因此,飞机上就可能装上没有得到厂家认证的替换件,从而给飞行带来潜在危险。
其次,开展3D打印如何规避知识产权问题?3D打印的对象经常是正规制造商制造出来的零部件,但国防部或正规制造商却不能为每一次3D打印办理许可。因此,就像复制正版图书一样,开展3D打印可能会引发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目前,美国防部和工业界正在研究3D打印涉及的法律问题,以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文件、模型扫描和打印过程都能合法地进行。
再次,如何培训3D打印机的操作手?部署在一线或前进基地的3D终端用户应会操作CAD文件,还应具备一定的工程知识。将来的培训目标是使这些终端用户成为专家(熟悉3D打印)和“多面手”(熟悉材料、工程制造、机械安装),这样才能“玩转”3D打印。
最后,如何应对3D打印可能引起的电子战问题?开展3D打印,肯定会涉及CAD文件的传递问题。不管是网络传输还是U盘复制,该过程都可能发生3D打印机受到直接或间接攻击的问题,甚至会造成产品数据泄密或数据被篡改而制造出不合同部件。文章指出,在这方面,美国国防部不但要加强自身网络系统的安全,还需加强对相关工业企业的监管。显然,这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总之,在考虑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某个具体部件时,除了庆幸3D技术带来的快捷、方便和低成本之外,还要考虑制造质量、制造量等显而易见的问题以及保密、人才准备、原始制造商产权保护问题。
文章分析称,有鉴于3D打印技术中还有众多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美国国防部会在未来的10-20年之间对3D打印采取“渐进”而非“革命”的态度,即逐步将比较成熟的3D技术引入其后勤保障领域,动作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