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纺企选择哪种类型的设备风险更小

来源:中国纺织报 时间:2015-08-05 00:00:00

    近几年,不少纺企开始把目光投向稳定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更好的纺纱设备,以此作为设备更新改造的主打方向。而想达到上述目标,企业整体的投资金额较之普通纺纱设备就会高很多,在棉纺织行业如此低迷的市场状态下,一个决策的失误,往往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去年,一家纺企进口了全自动化纺纱设备,由于该设备只能做纯棉产品,无法生产其他产品,赶上纯棉市场低迷期,企业因此一蹶不振,让人唏嘘。

  企业设备的投资改造不能跟风,更不能道听途说。企业首先要弄清企业的市场方向、产品的定位,否则,再精良的设备,也是徒劳。没有严格技术论证,精准的市场定位,所谓“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造成很多企业引进设备后背上沉重资金负担。另外,不少纺企技术改造不到位,先进设备的前后配套不匹配,要么前纺设备比后纺设备低一个档次,要么后纺设备比前纺低一个档次,必然会造成产品质量不达标。不少纺企的老板自认为设备“高大上”,认为一定能够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但是市场却是千变万化的,紧密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以前,紧密纺产品每吨利润比同支数的普通纱高三四千元很正常,但现在,不少紧密纺产品做的越来越差,每吨的价格比普通产品不过高出500元~1000元,而生产成本比普通产品高很多,未必能赢利。

  目前,国内一些实力雄厚、规模型棉纺企业逐步推行清梳联、粗细络联,万锭用工有的已达到12人左右的高水平,甚至已有企业开始尝试无人化车间。但是,自动化生产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智能化生产,而是需要智能软件、管理系统、物流系统、生产效率、人均劳动生产力等同步提高,最终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一些棉纺织厂从老设备一下子提升到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设备,但管理理念并没有改变,仍试图用传统管理模式来管理现代化设备,这种用落后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先进的生产技术,会造成资源和技术的大量浪费。不少棉纺织厂在新设备引进初期,产品质量还较为稳定,但随着器材的更换,企业宁可花巨资购买设备,却舍不得多花钱购买好器材,造成器材技术性能与原装不匹配,产品质量日趋下降。

  江苏华西棉纺厂在设备升级时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前期企业曾试图用紧密纺纱做针织内衣,但几次水洗后发现,内衣的手感与变形情况都不如低捻度环锭纱效果好,且市场上同支数高品质针织纱卖价高于紧密纺纱。考虑到尽量减少棉价波动带来的影响,所以华西棉纺厂决定放弃紧密纺纱,选用立达纺纱全自动流水线设备。立达纺纱全自动流水线满足高产、低耗、优质、高效,且操作、维修简单的目标要求。通过调研立达纺纱全自动设备,华西棉纺厂发现该设备生产稳定,对温湿度要求不高,且尤其擅长做精梳纯棉针织纱。考虑国产清梳联各项性能指标,包括稳定性、可靠性均能满足生产要求,所以华西棉纺厂这些设备采用国产机器,其余选用立达进口设备。

  进口设备价格至少比国内高出2倍以上,如何尽快收回投资,是棉纺织企业须考虑的问题,华西棉纺厂调研时做了精确地计算。细纱工序是所有纺纱设备耗电、产量、效能最为集中的工序,估算下细纱实际生产效率、实际入库产量、吨纱用电量就可以看出设备的效益如何。华西棉纺厂采用的立达G32型智能细纱长车,采用集成冷却系统,分段启动,机器分段运行,智能伺服电机取代齿轮传动,比传统细纱机30%的能耗节约,比同类型细纱机节能10%。华西棉纺厂生产的精梳40支针织纱,使用老国产设备需耗电5100度/吨纱,而立达细纱机只需4000度/吨纱,比国内一般厂吨纱耗电量至少降低1000度,节省电费约600元/吨。用工减少效果更为突出,原设备万锭用工约70人,3万锭需200多人,采用新设备后,3万锭规模全部员工(包括管理层)仅50人。目前,新厂万锭用工约17人,吨纱所耗工资比过去减少2000多元,此外,针织纱包装费过去每吨500元,现在采用将小包装改为大包装并回收夹板的方法,针织纱包装费每吨减少350元。用电、用工、包装仅三项吨纱成本降低总计约3000元,再加上增加产量20%,即如果生产精梳32支纱,一年可增加700吨纱的纯利润,企业还需要担心投资能否收回吗?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