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对于走过高速发展期的我国电力设备企业来说,未来一方面在于不断向高端产品布局,另一方面则是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新一轮发展引擎,在释放产能的同时,将“中国制造”不断输送到全球各地。
与原本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不同,近年来我国电力设备尤其是发电设备在某些高端领域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究其原因,目前不光是发电装备制造产能过剩,发电能力也处于过剩状态,包括火电、核电、风电都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当前,大部分火力发电企业发电小时都低于5000小时,最低达到近2000小时。一家燃煤电厂如果365天满负荷发电,发电小时数为8760小时,正常机组的发电效率在6000小时以上,如果是5000小时,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只有57.1%。这就导致发电设备利用效率低,比如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满负荷发电效率要高于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机组,但如果不能满负荷运转,效率反而要低于30万和60万机组,大功率机组的优势无法发挥,同时也使得国内市场无法消化现有产能。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缺电的状况非常普遍。目前,越来越多印有“中国制造”标签的电力设备开始运往世界各地,除了传统的巴基斯坦、印度等中东、东南亚等重点市场,我国核电、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高效的电力设备已经将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的非洲、南美洲等地,而在欧洲、北美洲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一张张承载着更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中国名片”正向全球市场输送。
国际市场无疑将成为未来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寻求新一轮发展的引擎,但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诸如资金、标准、技术、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制约,需要不断进行金融模式和商业模式上的积极探索,不断树立品牌意识和掌握标准话语权,增强抗风险能力。(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