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器》杂志
时间:2013-01-22 00:00:00
“黑电行业比白电行业更有意思——技术更新快、新产品多,总能给人带来惊喜。”某业内人士这样形容彩电行业。近年来,3D、智能、云电视等概念接连不断出现,人们往往在还没来得及完全体验某项技术和功能的时候,就已经被新的概念和产品吸引。2012年,彩电行业又呈现出不少热点趋势。
智能大势所趋
谈及智能电视,多数业内人士表示,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是未来的发展潮流。但是,也有人认为,现在的智能电视只是在互联网电视基础上增加了操作系统,与真正的智能还相差很远。无论如何,智能已经成为2012年彩电行业绕不开的关键词。
拓扑产业研究所(TRI)预计,2012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有望达到5113万台,渗透率将增长至21.6%。伴随消费者接受度逐渐提高、供应端持续出货,2015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将超过15349万台,渗透率有望达到54.6%。
自推出至今,智能电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快速提升。从互联网电视到语音智能电视,再到集合各种应用程序和云功能的云电视,在各大彩电厂商的共同努力下,彩电的智能化进程不断提速。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智能电视市场规模约为1190万台,渗透率为27%,而2011年这一数字只有8.87%。据奥维咨询总经理金晓峰预测,2013年智能电视市场规模将大幅增长,整体规模有望达到2500万台,市场份额将达到58%。“智能化是彩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白为民十分肯定地说。
在被众多行业专家一致看好的情况下,2012年中国智能电视发展在诸多方面均可圈可点。多数彩电厂商已经意识到,只玩“智能”噱头、不给消费者带来真正便利的体验,是无法在智能大潮中乘风破浪的。用户体验成为诸多彩电厂商的出发点。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等人机交互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推广,手机、平板电脑与彩电的多屏互动以及基于开放操作系统的资讯、娱乐和视频等应用程序,共同汇集成2012年智能电视的“大网”。
长虹、海信、TCL和创维等国内主流彩电品牌,不断推出智能电视新品。“2012年长虹逐步向智能电视转型,智能电视的产品占比超过三成。智能电视提升了长虹彩电的收入和利润水平。”四川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徐明说。2012年初,长虹推出Ciri语音智能电视。Ciri语音智能系统不仅能够识别普通话,还可以识别中国多地方言。
2012年,海信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积极推进智能化战略,不断开发满足用户需要的智能化应用程序,推动智能电视普及。海信发布的《2012智能电视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12年10月,海信智能电视(指配有海信应用商店)用户超过500万人。海信彩用Android系统的智能电视发展迅速,销售规模已达到105万台,预计2013年规模将增长3倍。
在国内彩电品牌大量推出智能新品的同时,外资品牌也不甘落后。与日系品牌相比,韩系品牌显然更加推崇智能电视。LG电子有关负责人表示,LG中高端电视机的“智能”普及率已达到100%,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智能电视的比重。“目前智能电视主要针对中高端市场,但是未来智能电视一定会全面普及。”据了解,用户不仅可以通过LGAppStore下载应用,还可以通过SmartShare与电脑、手机实现多屏互动,并可以通过无线连接与其他设备实现资源传输。
SmartTV是三星近年来的主打方向之一。2012年,三星继续升级彩电的智能功能,用户通过智能升级卡就可对电视机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升级。目前,三星应用商店已能够提供1500多款电视机专属应用程序。
松下有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松下超过一半的彩电型号为智能电视,智能电视已经成为松下电视机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虽然智能电视前景看好,众多厂商也合力推广,但是智能电视发展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何为智能电视并没有明确定义,没有标准、概念繁杂正困扰着智能电视的发展。某业内人士表示,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更丰满的内容以及更优化的操作系统是消费者真正期盼的东西。
跨界融合发展
2012年,智能电视的发展热潮是彩电厂商、内容提供商以及互联网运营商等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多方跨界合作为智能电视的推广奠定了基础。谈及智能化,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郝亚斌表示,智能化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带来的不是渐变,而是巨变。“彩电厂商、内容提供商以及服务运营商都必须适应这样的变革。”
无论是曾经的“维纳斯”计划,还是苹果正在酝酿的AppleTV,互联网企业一直看好继计算机、手机后第三块屏的发展。国内互联网企业进军彩电市场的心情似乎更加迫切。2012年8月,联想正式推出智能电视;9月,乐视网也宣布进军智能电视行业。2012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彩电企业携智能产品进入彩电市场。“联想已经推出多款智能电视,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渠道建设。”联想集团数字电视推广经理张南说。
目前,电视机实现智能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在电视机上集成智能芯片,二是普通电视机搭配智能机顶盒。未来产品的发展方向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内容与电视机的整合趋势是无可争议的。乐视网有关负责人表示,‘盒子’的产业链越来越向移动互联网行业靠拢,这两个产业的融合速度非常快。
创维、优朋普乐与南方传媒合力推出的“直通好莱坞”收费栏目是彩电厂商与内容提供商合作的又一次尝试。越来越多的整机厂商开始与百视通、华数、南方传媒等企业合作,力求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内容。据了解,目前,TCL、海信和长虹等企业均与华数建立了合作关系,康佳、三星、夏普、海尔等则选择与百视通、CNTV等内容提供商合作。
把硬件和内容联系在一起的是智能操作系统。目前,电视机操作系统主要有Android、Linux和Windows。其中,Android系统在彩电领域的应用正在飞速发展。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1月,Android系统的彩电市场占比为5%,Linux系统的彩电市场占比为95%;10月,Android系统的占比已经提升至38%。业内人士表示,系统平台是目前整个产业关注的热点,智能操作系统的选择关系到厂商提供的服务能否与用户完美衔接。
云电视“落地”
在智能电视铺天盖地席卷市场的同时,云电视以更高的姿态出现,并成为不少国内彩电厂商主推的概念。虽然外资彩电企业似乎对云电视兴趣不高,但是并未影响国内企业的推广热情。自2011年云电视概念提出以来,创维、海尔、康佳、TCL等企业均有云电视上市。2012年,随着云电视发展脉络逐渐清晰,消费者对云电视“云里雾里”的最初印象也逐渐改观。
《云电视行业推荐标准2.0》指出,智能云电视是应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依托后台网络、平台、资源库等智能云生态系统,实现丰富智能云功能、智能云应用和智能云服务的产品,是智能电视的升级和更高级形态。
据了解,智能云应用主要包括云社交、云健康、云空间、云控制、云存储、云搜索、云安全等。TCL有关负责人表示,智能云电视及云功能应用代表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必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产品体验。2012年TCL推出的智能云电视具有教育云点视2.0、云赏K歌等众多功能,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快速、更丰富的云功能应用。
2012年,康佳提出“同步云战略”,推出SyncCloud同步云电视。该产品采用了云功能、双通道、手势识别、语音控制等最新技术和应用。
创维则主打“健康”牌,推出健康云电视。据了解,创维云电视发展速度非常快,截至2012年11月,云电视在创维彩电中的占比已经超过20%,销售与2011年相比翻一番。据创维集团中国营销中心总经理刘耀平介绍,创维会坚持云电视策略,云电视不是某一项技术和卖点,而是服务、经营和营销模式的统一。
3D技术开花结果
较智能电视更早出炉的3D电视,2012年的普及速度非常快,3D已俨然成为中高端彩电的标准配置。2012年3D电视的市场渗透率为34.2%,在2011年3D电视的市场渗透率只有20%左右。
3D技术主要分为快门式和不闪式(偏光式),两种技术各具优缺点,彩电厂商对这两种技术也各有偏好,已经基本形成两大阵营。其中,索尼、松下、三星、长虹等企业主要采用快门式3D技术,LG、康佳、海信和海尔等企业则以不闪式3D技术为主。快门式3D技术主要通过控制3D眼镜左右镜片的开关实现3D效果。三星有关负责人表示,快门式技术能够保持画面的原始分辨率和图像亮度,实现全高清3D图像效果。偏光式是利用光线的偏振性,让左右眼接收两组不同的画面,从而形成立体图像。据LG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主要依靠屏幕本身成像,不闪式3D电视的眼镜无须电源,更加轻便健康,从长远来看,不闪式3D将成为3D电视市场的主流技术。目前,LG旗下的3D电视全部采用不闪式3D技术。
同时,3D内容不断丰富,极大地刺激了3D电视市场的发展。无论是中央电视台3D频道的开播,还是3D蓝光影碟的制作发行,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3D片源。TCL有关负责人表示,是否具备智能、3D功能已成为大多数消费者选购电视机时的重要衡量标准。2012年,TCL成为“央视3D频道CCTV独家合作伙伴”。据了解,3D电视已成为TCL的重点销售产品,销售占比越来越高。以2012年11月为例,TCL单月3D电视销量达到27.72万台,同比大幅增长429.16%。据李从想透露,截至2012年11月,创维3D电视的占比已超过50%,未来不排除这一比例继续扩大的可能。松下有关负责人也表示,2012年松下3D电视的产品占比均为50%,较2011年有大幅增长。
3D技术和产品已经逐渐获得消费者认可,结下累累硕果,但是未来仍有继续前进的空间。TCL相关负责人表示,TCL十分重视裸眼3D技术的发展,虽然裸眼3D技术面临许多需要克服的难题,离真正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裸眼3D技术终将替代当前技术。
“越看越大”
电视机与电脑、手机等产品最大的不同莫过于拥有巨大的屏幕。自诞生以来,电视机的屏幕就朝着大型化发展。目前市场热销的智能电视、3D电视以及云电视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屏幕大。屏幕尺寸逐渐增大是彩电产业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对于更新换代的用户而言,电视机除了功能增加外,更重要的是屏幕尺寸增大。
中国电子商会调查显示,2012年,46英寸以上大尺寸电视机的消费需求超过56%。2012年国内外彩电厂商不断推出大尺寸产品。夏普、三星、索尼、LG等外资品牌均推出高端大尺寸新品,国内品牌也不甘落后,创维、海信、康佳均有84英寸产品上市。“随着面板切割技术日趋成熟,64英寸、84英寸等更大尺寸的电视机会越来越多。”李从想说。
中怡康数据显示,2013年,大尺寸(50英寸以上)电视机的零售量占比将约为15%,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零售额占比有望达到30%。目前,大尺寸彩电多为智能、超高清等高端产品,随着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加剧,大尺寸产品的价格将逐步降低。
对于越来越“热”的大尺寸产品,并不是所有人的看法都相同。某业内人士强调,“大尺寸”或许是彩电未来发展的趋势,但并不是尺寸越大越好,彩电的尺寸必须考虑客厅面积和观看距离。创维有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55英寸彩电市场将快速发展,这种产品的最佳观看距离为2.2米,比较符合当前中国家庭客厅的实际情况。
超高清发力
2012年,4K×2K超高清电视是不得不提的亮点。据了解,超高清电视的物理分辨率达到3840×2160,相当于全高清的4倍、高清的8倍。LG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市场远景来看,随着消费者对画面品质和观看需求的提高,超高清电视无疑将成为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老牌彩电劲旅索尼一直将产品的画质和音质放在首位,4K超高清技术已经成为索尼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索尼电视业务家庭娱乐及音响事业部本部长今村昌志表示,电视机最关键、最基本的功能是画面展现,“如果只是一味增加电视机的智能功能,忽视基本功能,我们觉得这样的产品不是电视机”。据悉,除了推出4K电视新品,索尼家用4K投影机也于4月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市。
据夏普有关负责人介绍,夏普已经掌握超高清技术,目前中国的播放条件不完善,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超高清产品。据了解,2013年2月,应用ICC技术的夏普60英寸4K液晶电视将在日本上市。
不仅外资品牌在超高清领域有所建树,国内企业对于超高清画质的追求也孜孜不倦。2012年,TCL集团旗下华星光电推出110英寸四倍全高清3D液晶显示屏“中华之星”。海信推出的UHD超高清智能电视可以实现对超高清片源的无损显示,并可以通过智能运动补偿等技术,将普通信号提升为3840×2160的分辨率。此外,创维、康佳都有84英寸超高清产品上市。白为民指出,2013年将成为4K超高清电视元年。
彩电厂商似乎并不担心超高清片源不足的问题。李从想表示,彩电产业一直是由硬件引领发展,伴随着高清电视和3D电视的普及,超高清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产品价格高昂且对客厅面积要求较高,大尺寸超高清电视进入寻常百姓家尚需时日。
在显示技术方面,OLED产品值得关注。不少业内人士表示,OLED电视是液晶电视的下一代产品。据了解,OLED电视更加轻薄,可视角度更大,色彩更加丰富。目前,小尺寸OLED产品已经出现,OLED未来的发展让人十分期待。LG有关负责人表示,LG电子将把攻关重点放在OLED显示技术上,相关产品将于2013年初投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