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供应链世界
时间:2009-05-19 00:00:00
持续低迷的运力需求导致全球船市进一步下行,国际船价亦呈现进一步下跌的趋势,不少在船市好景中高价下单订造船舶的船东开始无法自拔于成本与收益失衡的“泥沼”,延期交船乃至直接弃船的行为已经逐渐浮出水面。有专家表示,部分船东提出延期交船并不意味着将来不会弃船,相反,延期交船可能正是某些船东的缓兵之计。船企对此应心知肚明,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以及风险控制,切莫因船东仅提出延期交船而掉以轻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我国被撤销船舶订单为110艘、274万载重吨,约占手持船舶订单总量的1.4%。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船企目前弃单比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船东不愿意直接承担违约责任。与之相比,延期交船的要求不仅可让船东暂时保全自身的利益,还可以为其寻找无责弃船的借口提供充裕的时间,故而更为普遍。“截至目前,收到船东延期交船要求的国内船企已不占少数。”
对船东提出延期交船的原因,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金融危机的肆虐使得船东的融资能力及付款能力遭受了极大的影响,船东采取延迟接船的行为是为了避免直接违约。在延期接船所获得的时间内,这部分船东一方面祈祷市场尽快回暖,另一方面则重新检查船舶建造合同,寻找船企的疏忽之处,并对船舶建造质量进行苛刻检验,以发现不符合相关约定的瑕疵。这些疏忽及瑕疵,有可能成为船东在今后提出无责任弃船的理由。
那么,在延后的期限到来之时船舶如何才能够被顺利接收?专家表示,这主要取决于运力需求是否能够迅速回升,只不过按目前的市场形势,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朱汝敬估计,船市萧条期将比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还要长。即使世界经济在1年内复苏,造船市场的萧条期至少也将持续3年,甚至5年。由此可见,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船企都将面临一场与船东的僵持战。因此,接到延期交船要求的船企没有任何理由放松,相反更应该在质量管理及风险控制方面狠下苦功,不仅要在所有的建造工序以及质量管理环节上严加要求,还应重新梳理造船合同,及时弥补合同中的漏洞,吃透相关条款的要求并理解所有合同用词的背后寓意,做到防患于未然。
“现在有很多双苛刻的眼睛正盯着我们船舶建造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以及与之对应的每一道建造工序,他们时刻寻找着这两者间可能出现的不一致以及建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疏忽.并以此为由压低船价或直接弃船。”一家接到延期交船要求的民营船企总经理用这样的言语来表达其如履薄冰的心态。他表示,他们企业目前正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以及证据保全工作,不给船东留下无责任弃船的借口,以此来降低企业损失。
在当前形势下,“做最坏的预期和最好的准备”才是船企最明智的举动。上海耀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顾耀良表示,与船企老老实实造船相对应,船东也应规规矩矩地订船,双方共担船市风险。船东那种欲将船市风险全部转移至船企的行为,注定会受到法律的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