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向文波代表:尽快出台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细则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时间:2009-03-10 00:00:00

“在整个装备制造业还未走出低谷之时,尽早出台细化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细则是当务之急。这样才能将规划真正落到实处,整体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全国人大代表、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接受专访时说。

企业期盼多年的一个规划

“这是我们业内期盼多年的事情啊!”当被问道如何看待“国家将装备制造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时,向文波兴奋地说:“国家将装备制造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于装备制造行业来说是重大利好,对应对金融危机、提振市场信心有很大帮助,也是国家对装备制造行业长期诉求的一个回应。产业振兴规划中许多政策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过去许多企业长期呼吁的政策支持,现在都在产业规划中有了详尽的体现。”

但同时他认为,“在整个装备制造业还未走出低谷之时,尽早出台细化的配套措施是当务之急。当前金融危机仍未见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给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一行业迫切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早公布、早受益,更有效、更主动。”

具体扶持政策需要实施细则来明确

基础零部件一直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薄弱环节,大量基础零部件依靠进口。“我们需要的很多基础零部件是从我们竞争对手那里买来的,这种局面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必将影响行业的发展。本次规划切合实际地提出自主发展基础零部件,抓住了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下一步,国家对发展基础零部件的具体扶持政策需要实施细则来明确。”向文波说。

产业振兴规划的提出,对部分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免税涉及海关、财政、税务、商务部等多个部门,基础零部件如何确认?免税措施谁来负责?具体怎么操作?这些实施细则都需要尽早出台。如果没有细则,免税时,我们去找谁?”

“产业振兴规划强调支持自主创新,决定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这个政策太好了,因为自主创新产品的初始阶段可能还不会为市场所接受,所以需要国家给予用户扶持,对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用户给予风险补偿。这样才有利于做大做强一个产业。这依然需要政府及早制定相关细化政策,比如,风险补偿机制由哪个部门负责实施?用户的首台(套)装备如何认定?如何补偿?奖励、补贴还是税收优惠?”

向文波说,我们希望配套性的政策和法规能够尽快出台。

海外并购需要国家充当强有力的后盾

向文波认为,国家鼓励支持装备制造业兼并重组,当前尤其是企业海外并购时,需要国家充当强有力的后盾。受金融危机影响,使许多国外老牌装备制造企业由于现金流出现问题、盈利预期受到影响而“身价”大跌,有的甚至跌到了原来的1/10,这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此时进行并购,不仅能以较低的价格拿到优质资产,还可通过并购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但目前不少企业都担心‘买得起、养不起’,尤其担心并购后现金流出现问题。没有国家的信贷支持,海外并购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美丽的陷阱’。如果国家能在资金信贷等方面上支持有实力的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这对提升我国整个装备制造业水平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