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中国央行表示应减轻对储备货币的依赖

时间:2009-06-29 00:00:00

中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上周五称,中国将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增强其多样性及合理性,减轻对当前储备货币的过度依赖。
      
      中国央行称,为避免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需要创造一种能够维持长期币值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中国央行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中再次呼吁创造一种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及其成员国之间使用的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为基础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年早些时候在二十国集团(G20)伦敦峰会前夕首次提出了该建议。这一建议最初以周小川署名文章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央行的网站上。
      
      中国央行最新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将该提议囊括其中,似乎是将此设想作为央行官方观点正式提出。
      
      中国央行在这份年度报告中称,应该由IMF集中管理成员国的部分储备,并改革IMF体系,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央行还呼吁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金融政策的监督。
      
      此前,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China Central Policy Research Office)经济局局长李连仲于周四称,人民币应当成为IMF和其成员国使用的特别提款权的第五种组成货币。目前特别提款权由四种货币构成,即美元、欧元、日圆和英镑。
      
      李连仲提出这五种货币应均占20%的权重。
      
      中国央行在周五的报告中还称,中国在短期内面临通货紧缩压力,中长期内面临通货膨胀压力。
      
      中国央行称,外部需求减弱将促使部分出口产品转为内销,进而增加国内市场供给,加大价格下行压力;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会加大通货紧缩风险。
      
      不过报告称,全球货币供给总体宽松;一旦市场信心恢复,国际商品价格可能会重拾涨势;一些经济体的财政赤字大幅上升;这些都可能在中长期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