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恢复性增长有所加快。期中,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1.5%和50.9%,分别高于上月0.5和0.1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且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为53.0%、52.0%和50.1%,分别比上月上升0.4、1.4和0.7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之上。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我国经济继续稳定恢复。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年内高点,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
产需两端协同发力。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4.7%和53.9%,分别高于上月0.8和1.1个百分点,均上升至年内高点,且两者差值自6月份以来逐月缩小,从2.5个百分点降至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供需循环持续改善。从行业情况看,与高技术制造相关的医药、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6.0%,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产需加快释放,对制造业总体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进出口景气度稳步回升。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1.5%和50.9%,分别高于上月0.5和0.1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且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保持逐月回升走势,我国进出口持续恢复向好。
国金证券表示,进出口指数在荣枯线以上同步回升,对我国贸易起到支撑作用。进出口状况继续改善,新出口订单指数升至51.5,创2018年以来的高点。一方面,国内大循环使我国建立了供给能力的优势,同时稳外贸的政策落地,叠加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在修复进程中,进出口表现出较强的态势,预计年内进出口数据向好,抗风险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国外临近感恩节圣诞节,需求增加,而海外的疫情反复致使产能下降。虽然人民币近期持续升值,但从外贸表现来看,汇率整体影响有限。
西南证券表示,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均为年内高点,我国进出口持续恢复向好,进出口景气度稳步回升。但有出口企业表示近期人民币升值使得企业利润承压,出口订单受影响。随着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以及企业生产、采购活动加快,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均有明显上升,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更明显。
招商证券表示,海外方面,英美PMI加速扩张,欧元区略有回落但仍在景气区间。随着欧美疫情再次爆发和部分封锁,政策持续支持,我国出口受到海外需求的带动。近期疫苗出现突破性进展,预计国际贸易将会出现加速,但同时也需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和海外经济体生产能力修复对我国出口替代效应的影响。
海通证券表示,10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继续上行至11.4%,贸易顺差回升至584.4亿美元,对应着外需的持续回暖。进入11月欧洲主要国家相继实施封锁措施,加上美国新一轮财政救助计划的推出受阻,海外需求回暖斜率或将放缓。但海外产能恢复同步受限下,我国出口替代效应预计继续发挥较大支撑作用。根据PMI数据,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上行至51.5%,创18年以来新高和13年以来同期新高,预计11月出口同比增速继续升至13.9%。由于我国工业生产景气度延续及大宗商品价格回升,预计11月进口增速为5.1%,贸易顺差601亿美元。
中金公司预计,出口维持向好态势,进口略微改善。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升至51.5的今年最高水平,也是连续第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当前的出口同时受益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供给侧,四季度欧美疫情反复,使得前期订单转移的逻辑仍在演绎。需求侧,圣诞季海外消费不弱,加上一些国家生产恢复,同时拉动对消费品、工业原材料和资本品的需求。鉴于此,我们预计四季度出口仍将保持比较强的扩张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