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自动化席卷中国 国产机器人“替代”进口产品

来源:中国机床网 时间:2015-07-22 00:00:00

    自动化正在席卷中国。最初,中国承接了全世界的大量制造任务,如今正在把这些任务外包给机器人。
  
  自2013年起,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设备市常现在,这种兴趣也丝毫未见消退。《华尔街日报》援引国际机器人协会的数据称,去年中国的机械销量同比猛增54%。明年,中国安装的机器人设备数量预计将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是什么推动了这一转型?尽管亚洲的劳动力成本仍然相对较低,但它最近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报道称,经济学家预计亚洲劳动力的平均工资今年将提高10%。为了降低成本,雇主开始用更便宜的机器人来代替人力。
  
  国际机器人协会预计,到2017年,投入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将翻一番,从现在的20万增加到40万。另一方面,北美的机器人数量也将增加至30万左右。
  
  汽车和电子工业是率先进行劳动力自动化的行业。例如,为苹果生产iPhone的台湾制造业巨头富士康预计,在接下来的3年内,70%的装配线工作将由机器人接替。国际机器人协会的一份文件这样总结全球对机器人激增的需求:
  
  “这种动力主要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以及北美地区。汽车业将继续成为新技术的创新源头。全球对电子产品、新产品和新生产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会促使人们投资改善现有的生产过程,提高电器/电子工业的生产能力,尤其是在亚洲。”
  
  目前,中国每1万名制造工人配备有30个工业用机器人,这一数值是2013年的两倍。
  
  专家把这项指标称作“机器人密度”。相较之下,韩国有着全球最高的机器人密度,每1万名制造工人配备437个工业用机器人,是中国的15倍,日本是中国的11倍,德国是10倍,美国大约是3倍。
  
  今年1月接受国际机器人协会采访时,ABBRobotics公司执行董事倪思德表示:“中国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只是刚刚起步。从第一家外国机器人制造商落户这里开始,我们观察了这个市场及其发展好几年时间。过去两三年中,中国机器人使用数量几乎爆炸式的迅速增长,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计。”
  
  业内的观察家罗百辉认为亚洲的机器人市场,如中国、韩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等,能够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随着机器人应用的迅速普及,全球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这一趋势在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随着国产技术不断突破,未来5-8年内国产机器人将完成对进口机器人的替代。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为25万台,同比增长27%,汽车、电子、金属等应用领域仍然为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占有领域。中国市场方面,2014年总销量达到5.6万台,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的位置。其中进口机器人销量为4万台,同比增长47%;国产机器人销量为1.6万台,同比增长7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尽管目前市场绝对占有率依然落后于进口机器人,但国产机器人的市场增长幅度显然超过进口产品。相比去年,今年国内机器人行业在精度掌握、软硬件协调等技术指标方面,与国际水平进一步接轨,预计5年内,国产工业机器人将完成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任何产品的国产替代进口都是必然趋势,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罗百辉认为,国内机器人厂家要形成自主品牌、增强客户信任度,这三项技术是必须要突破的,3-5年内会有较大突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