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时间:2014-09-17 00:00:00
在中国包装工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大量技术含量高的成套设备仍依靠进口,每年大量外汇用于进口成套的高端设备。面对未来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国内企业应立足科技创新,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技术创新是一个老词,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老词新提呢?那是因为它真的是太重要了。在所有行业和产业里面只有掌握了最新的核心技术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
2011年到2015年,中国食品与包装机械业总产值有望突破6000亿元,每年平均增速约维持在16%的水平。但目前中国包装机械对国外高端技术的过度依赖,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包装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据悉,在中国包装工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大量技术含量高的成套设备仍依靠进口,每年大量外汇用于进口成套的高端设备。如塑料薄膜双向拉伸设备,一条生产线就近1亿元,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到目前为止,国内相继进口此类生产线110条。除此之外,还有乳品业大量使用的无菌包装盒、灌装设备几乎都为瑞典利乐公司一家提供。
与国外相比,中国机械制造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上。这种前沿技术的开发既需要知识上的投入,也需要装备上的投入,企业不愿投入,科研机构又没有力量,长此以往,将会使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面对未来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国内企业应立足科技创新,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逐步推行“大强小专”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差异化”市场竞争体系。同时重视绿色包装、杜绝污染和重视环境保护。
缺乏自主创新中国包装机械制造业的软肋
目前,中国包装机械制造业具有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与三大制造商比,几乎是九牛一毛。引进国外设备及技术,对我国包装业发展,究竟良师益友,还是饿虎一只?会否到最后将市场完全拱手送给国外制造商?
笔者认为,中国包装工业应该从实际出发,因为我们的包装机械制造水平与国外差距很大。因此,只能走引进技术且与自主创新结合的道路,很难完全靠自主创新去发展。我国的包装业是靠着比较优势走上发展道路的。一是汉字信息处理的优势;二是人才的优势。如果从综合制造水平,去跟国外制造商硬拼,是不行的。
包装机械自动技术所涉学科众多,“有些企业可自行解决,有些则必须和有关专业企业或研究院联合解决。至于环保产品攻关涉及面更广,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的自主创新意识还很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