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趋势探析

来源:中国电机网 时间:2014-04-10 00:00:00

  二战以来,国际贸易变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即不同国家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其原因是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机电产品生产全球化,加快了全球机电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改变了许多国家传统的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制成品的贸易模式,出现了众多同一产业既出口又进口的产业内贸易。它不仅使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大大增加,同时也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及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贸易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机电产品的中间产品成为世界贸易的主流。

  中国已连续5年保持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地位。2013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达到2.1万亿美元,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贸易国,与1980年相比,增长了290倍。其中,出口从15.6亿美元增长到1.26万亿美元,占货物贸易出口比重由8.6增长到57.0。

  我国机电产品未来十年前景看好

  从上世纪80年代主要以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到2013年出口的机电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到50.5,30多年来,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品类由少到多、技术水平由低到高、市场竞争力由弱变强,整体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口保持的旺盛需求也对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奋进路上,机电产品的成绩令人振奋。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行业特色鲜明且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导的商品结构。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表示,尤其在重点行业,中国机电产品已成为中国工业水平和中国制造的代表之一。

  例如,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子信息类产品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计算机、手机等产品出货量已占全球的七成以上;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企业已经进入全球行业排名前10位;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成为带动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核心力量等等。

  尤其是30年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占比经历了从1985年的55和43,到2001年的23和74,再到2013年的35和51,这一发展变化过程表明,我国正在逐步摆脱对加工贸易的依赖,产业结构向全球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

  此外,机电贸易主体逐渐多元,特别是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2001年的不到5增长到2013年的30,以40.3的年均增长率成为拉动中国机电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进出口市场广阔、渠道稳定、布局日趋均衡等都是可喜的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系列政策效能的逐步释放,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将保持相对稳定的中低速增长态势,在未来10年继续保持全球机电贸易领先地位。王贵清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