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钢制自行车:从“大当家”到“非主流”

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时间:2014-03-03 00:00:00

“20年前,捷安特从我国台湾来到了江苏昆山。20年来,捷安特累计生产的自行车、电动车超过5000万辆,其中80%在昆山制造。”在1月份召开的捷安特中国总部庆祝投产20周年活动上,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宝堂念出一连串的辉煌数字,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1993年,捷安特进驻昆山后的第二年正式投产。“当年才15万辆的产量和几千万元的营业额。”郑宝堂说,而截至2013年底,捷安特年产量已达500万辆,当年的营业额53.5亿元。

“20年前,我们从昆山出发,幸运地搭乘‘昆山之路’快车,一路发展收获无限风光。”郑宝堂激动地说。依托昆山的发展策略不断成长壮大,捷安特目前在昆山成立了5家公司,并且整合资源设立了捷安特中国总部,从一家加工制造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展览于一体的龙头企业。

捷安特深知,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否能够继续真正深耕市场,取决于供应链协作的深度。2006年,当国内自行车行业发展遭遇到人民币升值、退税下降、原材料价格攀升、品质不稳定的困难时,捷安特挺身而出,联合上下游多家企业,整合供应链管理团队(G-TEAM)。“当初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推动精益管理,缩短产品生产和库存时间,保证品质。”郑宝堂表示,“中国的自行车产业需要完善产业的供应链条。当然,不光自行车这一个产业,很多行业都这样。”

“G-TEAM的推动在捷安特的核心供应链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成员也从最初的6家发展到了目前的成员厂16家,组员厂12家,团队工厂的交期达成率和优良率显著提升,整个团队的销售业绩年年递增。”作为一名在自行车行业从业近50年的管理者,苏州市自行车电动车协会秘书长朱杏根一直关注并致力于自行车行业的协同发展,捷安特和G-TEAM深深地吸引了他。“整个中国的自行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还不是很快,特别是供应链配套方面急需增强和改善。我们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经过20年的发展,捷安特在全球现有2家原料厂、7家生产厂、13家销售公司,产品通过1.2万个经营服务点,在50余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其中在大陆市场,捷安特已成为国内最受消费者欢迎与信赖的自行车和电动车品牌之一。

捷安特专注于产品的技术和品质,产品囊括公路车、山地车、旅游车、儿童车、城市车、竞赛车等多种。材质从铁制、钢制全面转向铝合金和碳纤维,现在钢制车占比不足一成。为确保品质,捷安特早在10年前就成立了研发中心,每年研发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2006年,捷安特出口产品的单价是97美元,如今提高到了164美元,公司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收入的85%以上。

随着环保、运动和健康等理念的深入人心,捷安特积极倡导和引领骑行新文化,不断改变着人们对自行车这一传统上仅作为代步工具的认识,逐步向运动休闲健康的助手转型。为此,捷安特在全国每个月都有策划或参与组织各种类型的骑乘活动。从2002年起,在环法、环意自行车大赛以及伦敦奥运会等赛事中,捷安特的名字多次写在了总冠军的奖杯上。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