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时间:2013-09-25 00:00:00
随着食品、药品、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包装机械产业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得企业不用担心如何去推广市场,但是,如果想要获得真正的发展,行业必须完善相关标准,走创新化差异化之路。
完善行业标准 包装机械产业跳出同质化竞争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产品的包装要求越来越高,迫切要求包装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包装机械工业的发展,包装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2013年包装机械产业业绩良好,相关数据显示,1-7月份,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35.16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8.73%,出口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速。从主要统计的产品来看,1-7月,我国包装专用设备的累计产量为56689台,同比增长5.17%;金属集装箱累计产量为63133868立方米,累计同比增长1.82%。
在政策扶持及行业复苏的背景下,产业盈利正在逐步改善并加速扩产,与此同时,同质化、劣质化正在困扰着整个行业。
要想摆脱同质化,劣质化,包装机械产业格局必须重新调整,行业标准必须尽快建立。在缺失行业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各个企业各自为政,互相抄袭,导致出来的产品高度同质化,缺乏自己的独到之处,导致行业的竞争一直处于拼价格上,这不利于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由于企业没有分化出来,并没有形成鲜明的市场格局。
包装机械产业内的企业群体应当适当分类,逐步形成以关键控制系统技术研发为主的技术开发型企业、以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为主的产品制造型企业、以市场应用推广为主的技术服务型企业和以满足专业市场需求为主的专业应用型企业等。产品制造型企业和专业应用型企业应当分工明确,协同合作,达到双赢的状态。
从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看,具有行业标准属性的产品标准只覆盖行业全部产品的30%左右,约有50%的产品只有企业标准没有行业标准,还有约20%的产品属于无标生产。由此看出,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产品标准需要制定的数量还很大,任务艰巨。因此,我们应该组织行业力量,以企业为主体,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推进国际标准的转化工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标准结构,全面提高标准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和市场适应性。
标准的完善对于一个产业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包装机械应用方面的标准化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包装机械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发展迅速,亟待建立相应的标准,才能对产业格局调整产生真正的影响,才能使整个产业走向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