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自主创新 为“中国汽车”穿上“唐装”

来源:中华机械网 时间:2011-12-02 00:00:00

汽车由发动机、底盘、内饰、车身四大部分组成,前三者标准化程度高,70%以上的零部件都可以通过国际采购来完成。其中车身是汽车的外形主体,它犹如一件外衣。汽车车身外形是由许多轮廓尺寸较大且具有空间曲面形状的覆盖件焊接而成,因此对覆盖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有较高要求。汽车新车型的开发其实主要是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开发。目前,国内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大部分都是依靠进口,这也制约了中国国产汽车业的发展。业内人士呼吁,中国汽车,何时脱下“洋装”,换上“唐装”。

中国汽车,“洋装”穿在身

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协会有关领导表示,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800万辆,同比增幅为32%。中国将继续保持汽车第一大国的地位。目前,国内国产轿车已有40多个品牌200多个车型,2010年汽车模具年需求量约12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中国汽车模具市场“蛋糕”巨大。

然而,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是不争的事实。在合资的道路上,中国汽车工业虽然飞速发展,但面临“小、散、乱”、市场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技术网络化程度低下的危险。同时局限於“缺乏创新转型的动力”、“引进制度束缚”、“跨国公司技术垄断”、“国际市场垄断”和“应用”的五大瓶颈。

正是因为以上的因素,汽车制造业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始终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汽车覆盖件模具这件外衣被更多地冠以“洋装”之名。如何着力解决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空白和依靠进口的实际问题?如何开发制造价廉物美的汽车模具替代进口模具以服务中国汽车工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摆脱“引进落後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技术的企业。走由信息技术网络化软件开发带动汽车工业化科技之路的模式,才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出路。

自主创新,为汽车穿上“唐装”

“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制造业需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当年引进的企业和产业链低端加工制造装备生产基地,其产业周期已发展到必须转型的地步。唯有突破“引进落後再引进”制度束缚的瓶颈,拥有获得产业链高端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制造管理集成技术软件包,才能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上海美特汽车覆盖件模具软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树乾表示,技术标准、设计、集成管理是产业链高端三大生产要素简称自主创新三要素。要想拥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就要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技术和工艺。

正是基於这样的思路,由其领衔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具设计制造和管理的SACMCM软件包(简称IPEC3)和“模具工艺补充面设计基准点定位的方法”(简称汽车覆盖件模具虚拟制造专业化工艺)两项核心技术专利获得巨大成功。

张树乾认为,用SACMCM软件包和模具设计新方法两项核心技术专利,会培养和造就一批汽车工业生力军企业,同时产生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专利。若两项专利高新技术成果的实现产业化,世界级软件型汽车覆盖件模具生产基地就能初步建成运作。而软件型生产基地初步建成後,将拥有中国特色国际通用ISO/TS169492002设计生产经营管理关键性技术标准(简称国际通用SMT技术标准和方法)进行6+3进口汽车和汽车模具开发产生。

如此,“中国汽车”身披具有中国特色“唐装”的日子将会很快到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