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业助推富民强省新飞跃

时间:2011-08-10 00:00:0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建设民航强国的关键期,陕西将加快发展航空运输业,实现从航空大省向航空强省的跨越,对于推动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外向度,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陕西建设航空强省的基础和优势
      
      1、航空运输基础良好。陕西是西北地区的航空运输中心,航空运输体系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具备了跨越发展的能力,现有5个民用机场,5家基地航空公司,4家通用航空企业,西北空管局、中航油、中航信、中航材等保障企事业单位,以及236家客货代理人,年收入过百亿,从业人员近2万人。
      
      2、航空工业链条完整。陕西是我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国产大型飞机生产基地,具有产学研一体包括验证试飞的完整产业链条和配套体系,现有航空制造企业20多家,维修企业43家。有两家民机整机生产企业,还承担了ARJ21飞机60%以上零部件生产。
      
      3、地理文化优势明显。西安作为全国的地理中心,贯通南北、承东启西,是欧亚航路的中心节点,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建设航空枢纽、发展航空产业的突出区位优势。陕西历史悠久,自然人文荟萃,旅游业和航空运输互相依存、相互促进,为航空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居民将进入享受型消费阶段,出行方式进入航空时代,目前陕西年人均乘机次数仅为两人一次,是美国的十二分之一,日本的五分之一。陕西省人均产值突破4000美元,居民消费能力明显提升,为航空强省建设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
      
      我们对建设航空强省的初步设想是: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枢纽建设为龙头,以构建完善的航空网络体系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推进航空运输业、航空制造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临空经济区与西咸新区建设融合发展,军民航融合发展,把陕西省建设成为基础牢、规模大、辐射广、品质高、效益好的航空强省,在全国民航的地位明显提高。争取到“十二五”末,旅客吞吐量达到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航空运输业、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直接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运输机队规模突破100架,国产民机运行规模达到50架,通用航空机队达到200架以上,创造20万个就业岗位。
      
      二、建设航空强省的重要意义
      
      1、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对外开放的快速通道。根据权威机构研究表明,民航投入和产出比率为1:8,每百万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18.1亿元,相关就业岗位5300个。发展航空运输,对于改善陕西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融入世界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2、调整经济结构,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催化剂。航空运输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带动旅游、物流、商贸的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通过与航空制造的融合发展,可以带动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建设创新陕西。
      
      3、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动机。以做大做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核心,构建辐射力强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可以产生对技术、资金、人才、产业的强大集聚效应,形成带动力极强的临空经济区,对于推动西咸新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带动关天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黏合剂。航空业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能够促进农业、林业、工业、勘探、遥感、气象行业的发展,提高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能力。陕西坚持实施飞播造林50年,有效改善了生态状况,仅成林部分就使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
      
      三、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陕西航空业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与西部地区四川、云南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云南拥有机场12个,总旅客吞吐量达到2628万人次。河南、新疆、重庆、湖南、湖北等省市区都提出了枢纽建设战略,陕西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当前,还存在一些制约民航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空域资源紧张的矛盾突出。西安咸阳机场周边有四个军用机场,军民航协调难度很大,有限的空域资源与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制约了航空业的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机场密度不够,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新增民用运输机场,每10万平方公里拥有机场2.5个,而东部地区为4个,美国为6.4个。支线机场等级低、保障能力弱,安康、汉中、延安机场迁建进展缓慢,安康机场停航。
      
      3、西安咸阳机场枢纽和航线网络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基地航空公司实力不强、机队规模小、始发运力少;二是航线网络体系不完善。三是中转旅客比重小;四是国际和地区通达能力弱。
      
      4、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影响了机场辐射半径和竞争力,也影响机场在大面积航班延误条件下的处置能力。
      
      四、对于建设航空强省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推进航空强省建设。建设航空强省是长期系统工程,目前省民航发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成立,要进一步健全例会制度,完善工作机制,认真组织落实省政府与民航局签署的促进民航发展的会议纪要。同时成立航空发展基金,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力度。
      
      2、强化协调,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枢纽建设。建立与军方沟通的良好机制,优化空域结构,为航空发展创造良好运行环境。按照将西安咸阳机场打造为“国家中心门户枢纽,新空中丝绸之路起点”枢纽的定位,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运行效率、优化体系结构、扩大辐射范围。支持骨干航空公司发挥主力军作用,打造航班波,构建辐射西北、连接全国、通达世界的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开展航权开放试点,争取开通直达欧洲的航线,使得机场成为向西欧开放的桥头堡。
      
      3、科学规划,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抓紧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安康、汉中、延安机场迁建工作,构建包括支线、通勤、通用机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相互补充的机场群。尽快开工建设西安咸阳机场到西安北客站,机场到咸阳之间城市轨道交通,实现航空、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的零距离换乘,通过铁路、公路和航空的协调发展,打造一小时航空服务圈。
      
      4、创新理念,推进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制定《临空产业区规划》,要将西咸新区与临空产业区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将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港务区纳入临空经济区范畴,最终形成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集生产、观光、办公、商贸、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功能齐全、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全国领先的新型航空城市。为此,建议采取管理局干部到管委会方面挂职等方式加强双方的协作和配合。
      
      5、积极扶持,加快航空制造业和国产民机发展。建议大力扶持新舟系列、ARJ和C919系列飞机的研发、生产、验证,大力推进西安适航审定中心的建设,在国际通用标准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的自有的适航审定标准体系,促进国产民机提高质量、改进服务、拓展市场、创立品牌,支持幸福航空公司发展壮大。
      
      6、抢抓机遇,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抓住低空开放的机遇,以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为载体,把陕西建设成为通用航空全国性通用航空会展中心、教育训练中心、制造维修中心、运行管理中心。建议对通用航空发展采取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大力布局建设通用航空机场和起降点。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