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新能源汽车实现小批量整车生产

时间:2009-08-06 00:00:00

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项调研结果。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测试评价能力。现有34家企业的91个整车产品 (包括客车底盘)被批准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生产能力和局部区域的商业化示范运行,累计投入运营车辆超过500台,运营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
      
      “现在新能源汽车尚处于起步阶段。而燃料电池汽车离商业化还很遥远,首先,氢的供应尚是个难题。”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表示,新能源汽车尚处于小规模示范运营的阶段。
      
      新能源汽车应采用何种动力能源?业内专家仍存争议。
      
      这个争论的关键在于技术和能源来源问题。当前电动车电池充电时间长达8?9个小时、有效使用时间却仅为3?5个小时。陈清泉指出,只有技术的突破才能使纯电动汽车向商业化靠近。
      
      杨裕生则提出,利用风电等新能源可以在夜间用新能源电网充电,同时平抑电网由于电力突高而产生安全问题。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风电间歇性发电让电网安全存在隐忧。另一方面,国家电网正为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做相关研究。
      
      北京新华信咨询公司汽车产业服务总监郎学红表示,按当前的发展速度,我国汽车拥有量在几年后达到上亿规模是件很容易的事,但能源可能成为一大问题。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应继续加速,才能适应能源紧缺局面。不过她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受到成本和基础设施的困扰。
      
      “另外,如果将汽车的设计由现在的1吨多重变成500?600公斤的话,那么电池时间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贾新光有另一个降耗的思路。
      
      我国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得明显增势也反映了汽车降耗的趋势。今年据昨日工信部公布,2009年1?6月,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315.26万辆,同比增长44.93%,其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的69.7%,比去年同期市场占有率提高了7.71个百分点。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