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需冷静看待日系车企加速产业链海外转移

时间:2011-05-31 00:00:00

日本地震后导致本土汽车制造业遭遇重创,零部件的生产短缺也让日系车企苦不堪言。在汽车产业链渴望复苏的背景下,日资零部件企业加速向海外进行产业链转移。
      
      已经习惯了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日系车企,不得不对封闭采购和零库存的生产理念开始反思。此前,日本汽车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一般是封闭的供应关系,双方签署长期的或具有排他性的供货协议,所以一旦遭遇突发事件,日系车企指定的供应商生产中断,临时又不容易更换其他供应商,因而就加大了恢复生产的难度。
      
      实际上,零部件生产短缺对日本汽车市场的打击或是巨大的,日本财务省5月25日公布的4月份贸易统计显示,汽车出口额同比锐减67%,为2553亿日元,创1979年1月份以来的最少纪录。
      
      在此次日本地震中,传导效应也影响到了日本汽车的全球战略,尤其是在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生产减半甚至停产、新品投放推迟等影响,对于刚刚恢复精力有意在中国大展身手的日系车企而言,颇有点“耽误了未来发展”的意思。
      
      丰田就因为大地震的影响,在中国的合资工厂生产不仅减半,第三代普锐斯的国产时间表也一拖再拖。日产虽然生产受到的影响较小,但由于地震影响还未完全被消除,东风日产的新款骐达上市后也难有现车供应,只能以老款骐达继续支撑市场。
      
      产业链外移,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解决日系封闭采购体系的办法。但问题是,急需这部分零部件的国内日系合资企业完全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产销量下浮已是必然,同时折射出日系合资品牌企业依赖日本零部件体系的严重性。
      
      我们不能说日本人太封闭,此次地震更加剧了零部件企业迫切出海的心情。在汽车产业链中处于边缘位置的日资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开始借力江苏丹阳等新兴的零部件工业基地,掀起了新的产业链转移大潮。
      
      虽然日本零部件企业的大举迁入中国,对提升中国的制造水平有一定的帮助,但由于日本车企的核心部件还是集中在日本生产,这对急于升级汽车产业的中国企业而言,仍难以学习到其全球生产体系核心技术。
      
      有消息称,中国已经开始计划限制零部件的合资比例,鼓励和引导国内汽车业加快进入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领域,避免外资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垄断行为。因此,在日本零部件企业外移的同时,中国汽车企业也要抓紧机会在核心零部件上做强,而不是等跨国车企转移,这样的结果才是最给力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