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4-16 00:00:00
2008年,一直对法国外贸有正面贡献的汽车行业贸易逆差高达48亿欧元,为该行业连续10年保持顺差后首次出现逆差。出口乏力仅是一个表面因素,法国汽车制造商转产海外才是深层的结构性原因。
据法国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08年法国外贸逆差高达556.58亿欧元,连续多年创历史新高。与2007年相比,法国2008年外贸逆差扩大150.93亿欧元,其中仅汽车行业的贸易逆差就“贡献”了近三分之一。
法国汽车对外贸易在2004年曾一度达到阶段性顶峰,当年汽车行业的贸易顺差达到123亿欧元。此后,法国汽车业外贸状况逐渐下滑,2007年仅是略有顺差,2008年更是出现了48亿欧元的逆差。
法国汽车行业外贸状况不断恶化有其结构性的原因,那就是法国主要汽车制造商将生产任务不断转移到海外。数据显示,标致、雷诺、雪铁龙等法国品牌汽车,有三分之二是在法国本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生产的,如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捷克和土耳其等。在过去四年中,法国主要汽车制造商本土组装量每年都下降10%左右。
这些法国车在国外生产、组装后被重新进口到法国,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法国汽车进口总额,进而导致了外贸逆差的出现。法国海关预计,由于法国汽车厂商不断转产海外,由此每年法国要多进口110亿欧元的汽车及零配件。2004?2007年,法国从东欧国家进口的组装车数量增加56%,同时在2008年法国向这些东欧国家的汽车出口下降7%。
与美国汽车贸易不同,法国的汽车贸易逆差并非来自日本或韩国。法国对整个亚洲地区的汽车贸易逆差并不太大,逆差主要来自两个欧盟邻国??德国和西班牙。2004年法国同德国的汽车贸易逆差为50亿欧元,2008年这一数字则扩大到83亿欧元。这主要是由于宝马、奥迪、奔驰等德国名车在法国大获成功,而法国车在德国市场上却份额很少。法国对西班牙的汽车贸易从2005年开始出现逆差,2008年逆差扩大到32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