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1-08 00:00:00
中国开始对电力和天然气进行定量配给,因大部分地区遭遇严寒,购物中心和甲醇产品等行业遭到打击。
中国今年冬天来得异常地早而且寒冷,过去一周内更是达到了极致,整个北方普降大雪,而南方也出现罕见的降雪天气。煤炭短缺已经促使部分电厂减产,包括北京在内的主要城市正在限制天然气的供应。
因电力需求激增,中国中部和东部大部分电厂的煤炭库存已经低于警戒线。总装机容量388亿瓦特的中国中部多达53家电厂煤炭库存低于7天警戒线水平,因缺乏煤炭,已经有容量为34亿瓦特的电力机组停产。
国家电网公司(State Grid Corp.)周四在网站上发布报导称,因预计本月和2月份天气将更加严寒,许多发电机组可能会停运,并威胁到2月中旬的春节和3月份的全国人大会议(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期间的电力供应。
截至上月底,与地方电网相连的电厂煤炭库存总计868万吨,较前月下降24%。国家电网称,春节时库存可能进一步下滑至600万吨。
据报导,中国中部的湖南,湖北和重庆地区在用电量达到历史高峰后,已经从周一开始实施定量供电措施。
中部地区通常容易受到煤炭供应短缺的影响,因该地区远离中国北方和东北的煤炭主产区以及东部的海上运输进口枢纽。在冬季雨雪天气时,交通运输状况将进一步变得异常困难。
天然气短缺
国家电网负责媒体关系的管理人士刘新方(音译)表示,正在进行的煤炭价格谈判也可能是造成短缺的一个原因。他称,煤炭生产商和电厂仍在就今年的年度煤炭供应合同条款进行磋商,这可能导致了煤炭发货量减少。
中央政府已经确定了1月14日为谈判截止日期。
国有媒体新华社周三报导称,中国东部的安徽,浙江和江苏省以及上海市今年冬天都报告出现最高用电高峰。安徽省的煤炭库存量只够用四天,因该省用电量较去年高20%。
同时,北京周二开始向购物中心,超市和工业用户定量供应天然气,因周日北京天然气用量达到4,751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32%。
周末北京的大雪是数十年来最大的,周三出现的最低温度零下16.7摄氏度也是1971年以来的北京最低温度。
据当地媒体报导,东部的杭州市因面临300,000立方米的缺口,也限制了工业用户的天然气供应。
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中国石油(PetroChina Co., PTR)为增加天然气供应,将其主要的长庆气田供应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0%,以应对北京和其他北方地区严重的天然气短缺。
中国石油还首次向上海运送了65,000吨进口液化天然气,以缓解中国东部地区恶劣天气造成的短缺。
中国一直在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来控制污染,但中国仍缺乏天然气储备设施以及足够供应来应对紧急状况。
目前中国进口的大量天然气都是液化天然气形态。中国有两个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分别位于中国东部的福建和广东省。
但这两个接收站的管道并不能到达更寒冷的东部,中部和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