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汽车消费投诉逐年上升 中消协将加强监督

时间:2011-03-15 00:00:00

“消费与民生”,是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下称“中消协”)为今年确立的消费主题。
      
      消费与民生,意味着全社会要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使广大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使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2009年起,中国车市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010年继续蝉联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称号,并创造了有史以来单一市场汽车销量最高的记录。随着中国的汽车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汽车消费领域的投诉、纠纷甚至官司,反而是越来越多。
      
      消费投诉逐年上升
      
      中消协统计,201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投诉14093件,同比增长51.1%,创历史新高。而“十一五”期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汽车投诉量,从2006年的7761件快速增加到2010年的14093件,呈逐年增长趋势。在汽车投诉中,因汽车质量问题产生的投诉占比55.5%。可见,汽车消费的现实显然还存在很多让消费者不如意、不舒心甚至最后只有诉诸纷争和法律法规的地方。
      
      维权之路漫漫
      
      根据车人网发布315中国汽车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投诉分析特别报告,去年接受车主有效投诉超过万例,比上年增长20%。而从今年2月下旬起至上周,有关汽车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投诉更是明显上升。
      
      然而,在现有的汽车消费环境下,消费者想依托完善的法规法律环境来达到和谐消费享受幸福民生,显然并不容易。
      
      汽车产品“三包”制度的缺失,使得很多车主的和谐消费、幸福民生好似浮云。解决汽车消费领域的纷争,除了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各方的推委与扯皮之外,那些顺利得到解决的案例,几乎都是因为幸运“赌中”中厂家和商家还留着“道德的血液”!
      
      中国汽车消费者维权漫长而艰辛。几年下来,历经N多车主苦不堪言的维权路之后,已经没有人怀疑中国车主的维权“三难”,即鉴定难、取证难和退换难问题。
      
      据民法原则,发生汽车产品质量纠纷时,无需厂商提供鉴定义务。如果消费者要 证 明 所 用 的 车辆有质量问题,必须自己取证。而要取得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的证据,那就必须开展相关零部件质量的鉴定。但这个鉴定又谈何容易,除了大额的鉴定费用之外,鉴定取证时间也是绝大多数车主耗不起的成本。这就是车主维权过程中的鉴定难和取证难问题。
      
      消费纠纷四大热点
      
      2011年,汽车消费者不愿卷入但可能又无奈陷入的纠纷,到底会有哪些热点呢?经过汽车杂志采编团队两个星期以来的摸底,汽车售后服务领域的猫腻、加价购车的烦恼、汽车召回方面的质疑以及车险信息平台化以后车主购买车险成本的大幅提升,已经成为眼下有车一族最关注、最激愤的四大方面。
      
      本期汽车杂志的315特刊报道,就将为读者详细解析上述四大汽车消费热点的种种纠葛。
      
      去年及今年前2个月国内汽车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投诉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综合型投诉
      
      即既投诉汽车产品质量又投诉厂商服务质量的投诉增加,在于针对质量问题维修时,常引发服务问题,如服务态度差、维修效率低、更换配件久等投诉。
      
      质量问题投诉
      
      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占比最高,其次是发动机故障,相比2010年同期,发动机、车身附件的投诉分别增加5%和3.5%。
      
      更换配件引发纠纷多
      
      在服务投诉中,由更换配件引发的纠纷最多,其次是服务态度。
      
      ●2010年度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分析
      
      A车身附主电器24.78%
      
      B发动机20.34%
      
      C变速器10.96%
      
      D转向系统10.90%
      
      E制动系统9.19%
      
      F离合器7.12%
      
      G前后桥及悬架系统6.12%
      
      H轮胎问题5.89%
      
      I空调系统4.70%
      
      ●2010年度汽车服务质量投诉分析
      
      A承诺不兑现11.26%
      
      B服务收费9.49%
      
      C配件争议20.39%
      
      D服务态度19.33%
      
      E其它原因13.80%
      
      F人员技术13.74%
      
      G销售欺诈11.9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